
只受过4年小学教育,23岁创业、7年后成为日本收入最高的人,当1989年逝世时,留下了15亿多美元的遗产——这就是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传奇的一生。当松下幸之助被问到他的经营哲学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然而,听懂别人说话,尤其是从对方的立场去倾听,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英语中有句谚语: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一个人的佳肴常是另一人的毒药)。无独有偶,中文典故“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几乎也是相同的意思。
是的,相比于“倾听”,我们似乎更喜欢这样“自以为是”地去说、去表达、去给出建议。这正是我们在沟通中经常犯的错误,把自己认为好的或对的观点不带任何修饰地向别人表达,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想法,有时甚至强加于人,最后往往适得其反。
倾听,才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但是,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因此,即使当下很多人都知道倾听是重要的,但大部分人在倾听时,本意并不是为了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他们始终想要表达、想要说话,甚至会忍不住打断对方。
真正的倾听,是以理解为目的,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不是为了改变对方去听,不是为了操控对方去听,而是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这样的倾听,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一生都在勤勉地工作。60多岁时每天仍然从早上4点半就开始工作,偶然还会在某个凌晨4点访问一处配送中心,与员工一起吃早点。他常自己开着飞机,从一家分店跑到另一家分店,每周至少有4天花在这类访问上,有时甚至6天。
70年代公司逐渐壮大,山姆不可能遍访每家分店,但他还会跑到附近的超市里,专门去听购物的老太太们抱怨,然后想办法消除掉这些不满。
倾听员工、倾听顾客、倾听各个分店的声音,来了解沃尔玛的运营、顾客的真实需求,这也许是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的成功秘诀之一。
事实上,我们的倾听有层次之分,不同层次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沟通效果:
❶ 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
❷ 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
❸ 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
❹ 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
❺ 移情聆听(倾听),本质不是赞同对方,而是以理解为目的,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试想一下,山姆·沃尔顿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和建议,如果不是用心理解和总结每条抱怨或建议背后真正的顾虑和需求,他又怎么能把这些声音转化为行动去解决真正的问题?
吉姆·柯林斯曾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把领导者分为5级,处在金字塔顶端的第5级领导者是个性谦逊但又具有极强意志力的人——“谦逊而执著,内敛而无畏”。
这样的领导者,无论是山姆·沃尔顿还是松下幸之助,谦逊有礼的博大胸怀让他们甘于用心倾听、不耻下问,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敬,在他们面前敢于说真话,坚持原则的勇气和意志力又让他们绝不漠视一切有意义的建议,而是付诸行动,让自己和企业得到成长,从优秀,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