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习惯中提及了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他的学术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在七个习惯中,柯维博士曾引用过弗洛伊德的名言:被压抑的情感从未死去,它们被活生生地埋葬,在后面以更丑陋的方式重新回来。用来说明“输赢”这种思维方式在长期人际关系中是不可持续的。
然而,在“决定论”方面,柯维与弗洛伊德的主张截然不同。弗洛伊德的主张大致是:童年发生的事情基本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进而决定了人的一生,基本上不太可能改变什么。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有极大的争议性,但是,在弗洛伊德那个年代还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
不过,随着20世纪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不同的学术见解应运而生。现在就要介绍七个习惯中详细介绍的另外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他的名字是维克多·弗兰克尔。
如果你看过之前的《自由与责任——奈飞文化与柯维主张》那篇文章,可能对弗兰克尔这个名字会有印象,他曾经提议美国除了在东海岸有“自由女神”,还应该在西海岸修建“责任女神”,以彰显“自由”与“责任”的相辅相成。
弗兰克尔和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同胞,两人相差50岁,但居然成为了师生关系。弗兰克尔天资聪慧,在上中学时就写信给弗洛伊德,探讨学术问题。16岁时,经过弗洛伊德的引荐,就在国际心理期刊发表文章,可以说是天才。但是,最终师生两人因为观点分歧而分道扬镳。
弗兰克尔坚定地反对决定论,主张人有“终极自由”,也就是不受环境控制而独立选择的自由。弗兰克尔的研究成果后来成为了习惯1主动积极和习惯2以终为始的基础。
与巴甫洛夫和弗洛伊德不同,弗兰克尔的学术观点既非来自对动物的实验,也非来自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而是来自弗兰克尔本人的个人经历。
作为一名犹太学者,他在30多岁时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德国纳粹的战争机器入侵了维也纳,把弗兰克尔和他的家庭投入了集中营。从此,他在死亡集中营中度过了3年多,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期间因为疾病、饥饿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他多次濒临死亡。作为心理学家,他比普通人有更高的敏感度去观察人们每日置身于死亡威胁时的种种反应。这些观察更加坚定了他的看法:环境并不能完全决定人,同样恶劣的环境下,不同人有着完全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精神上的放弃,很快就因为身上的疾病致死,或者因为失去劳动能力而被投入毒气室。而弗兰克尔和其他人选择争取活下去,虽然没人知道能否活到明天,但他用尽一切办法能活过今天。
正是这样的亲身经历让弗兰克尔彻底反对弗洛伊德的“决定论”。他在后来的那本名著《活出生命的意义》(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的“影响美国十本著作”之一)中写道: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要是将一定数目的形形色色的人置于饥饿状态,随着饥饿的加剧,他们所有的个人差别都会泯灭,取而代之的将是相同的饥饿表情。”谢天谢地,弗洛伊德没有亲身感受集中营的生活,他的主题都集中在维多利亚风格的松软沙发上,而不是奥斯维辛肮脏的集中营里。在集中营,个人的差别并没有泯灭,相反,人们的差异性变得更大。
作为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家,弗兰克尔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治疗方法,他称之为“意义疗法”(Logotherapy)。他认为,很多精神疾病,比如严重的抑郁症,是因为苦难经历使人内心产生的空虚和无意义感。如果能够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心中的意义感,找到苦难中的意义,就可以恢复精神的正常秩序,并且重新激发出人的智慧和能量。
如果你有机会来参加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版权课程培训,将能够看到柯维博士在视频中亲自讲解弗兰克尔的集中营故事。